beta365注册即送28

2024年10月31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淡... 蒋介石囚禁张学良50多年,为何不... 10月30日浦发转债上涨0%,转股溢价... 2024年10月31日安徽合肥周谷堆农产... 男子徒步哈巴雪山失联近10天,家...
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beta365注册即送28 > 新闻动态 > 张学良晚年坦言:此生最不后悔的,是西安事变,最后悔的是另一件

张学良晚年坦言:此生最不后悔的,是西安事变,最后悔的是另一件

发布日期:2024-11-18 20:25    点击次数:93
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1990年,被蒋介石父子整整软禁54年的张学良终于恢复了人身自由。

彼时,他已近90岁高龄,“少帅老矣”,再不复当年的风流倜傥,但是世人对他的关注却从未降温。

有记者专门飞到美国采访张学良本人,以求从少帅张学良口中亲耳听到当年的历史,其中有关大名鼎鼎的西安事变,也有关“东北易帜”的往事。

期间,在谈及此生最后悔的事情时,张学良略作思忖,终吐露心声,提出了一个人的名字——杨宇霆。

晚年回顾过往,张学良觉得,此生最不后悔的,就是发起了西安事变。

而令他此生深感懊恼和后悔的,就是在老虎厅下令枪杀了杨宇霆,最终造就了后来的时局变化,一切终不可挽回。

对此,张学良直言:“在那之前我从不迷信,杀了杨宇霆后,我不得不信。”

所以,杨宇霆究竟是何许人也?张学良当年又为何对他痛下杀手呢?

大帅之死

1928年6月4日凌晨,一辆从北京开来的列车驶进皇姑屯车站附近的桥洞,彼时,距沈阳仅一公里半。

结果突然轰的一声,黑烟漫天,列车发生了爆炸,途经上方桥梁被炸断,碎片四散飞上天空,列车其中一节车厢直接被炸得只剩一个底盘。

而奉系军阀首领——大帅张作霖当时就坐在那节车厢,爆炸发生时,他被炸出三丈开外,咽喉直接破裂。

尔后,张作霖被紧急送往大帅府,几个小时后就不治身亡。

这个事件,也就是后来震惊中外的“皇姑屯事件”,而日本关东军是策划该起事件的主谋,其中细节,一直到1945年,日本战犯河本大作被捕,才全盘托出。

日本人当时既要在“满蒙”筑路、开矿、设厂,又要租地、移民,可谓是野心昭昭,而张作霖从中阻挠,这成为日本人最终痛下杀手的主要原因。

因为张作霖一死,奉系军群龙无首,就能利于日本人行动,或可重新培养一个听话的傀儡。

张作霖显然也是料到了这一点,在大帅府奄奄一息的他特意留下遗言,托夫人转达:“告诉小六子(张学良的乳名),以国家为重,好好地干吧!我这个臭皮囊不算什么。叫小六子快回沈阳。”

说完便咽了气。

而日本人作为主谋,却是“日杀其人,夜坐其家”,就为了确定张作霖究竟有没有死。

此后两周多的时间,大帅府秘不发丧,一直到张学良紧急潜回沈阳,这才公布了张作霖的死讯。

尔后,作为张作霖的长子,张学良顺理成章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,子承父业,开始坐上统治东北的第一把交椅。

彼时,张学良年仅27岁,事实上,他的“继位”之路也远没有一句话表述得这么顺利,背地里是暗潮汹涌。

在当时的东北,张作霖一死,除了日本人,还有奉系军阀内部盘根错节的各方权力,也都蠢蠢欲动。

后者在张作霖死前不足为惧,但是张作霖一死,就成为了致命性的问题。

曾经跟随张作霖一同打天下的老帅们个个身经百战,论资历论辈分,年纪尚轻的张学良都不足以服众,更不被看好。

而其中,尤以杨宇霆为代表。
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在当时的奉系内部,人们默认有两人比张学良更有资格接任大帅,一个是杨宇霆,另一个则是张作相。

张作相

不过和杨宇霆不同,张作相对权力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,他只是单纯地反对张学良和南京蒋介石方面接触,觉得蒋介石靠不住。

再加上,张作相作为张作霖的结拜兄弟,同张作霖情同手足,他对于接任张作霖大帅一位兴趣缺缺,反而坚决推让张学良,并将辅佐张佐良作为自己的未尽之责。

嚣张跋扈杨宇霆

反观杨宇霆,在张作霖死后,推选东北军政领袖时,他倒是也曾亲自发表通电,表示自己将秉承张作霖遗志,以东三省大局为重,拥护张学良。

可谓是在表面上做足了工夫,以示自己没有反张的野心。

杨宇霆

但是背地里,杨宇霆又不断地抬高自己,“明里暗里向外透露,很多问题,只有他有能力解决。”

这无疑招致了张学良的反感。
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其实一开始,拥护张作相接替张作霖大帅一位的人比拥护杨宇霆的要多得多。

但是自张作相态度坚决辅佐张学良之后,那些人非但没有转向拥护张学良,而是转向了拥护杨宇霆。

由此可见,杨宇霆此人并不简单。

实际上早在张作霖还活着的时候,杨宇霆的眼中,除了张作霖和几位老帅,就已经放不下其他任何人了。

而这和张作霖对他的纵容有很大关系。

因为杨宇霆可以说是张作霖身边的智囊一般的存在,人称“小诸葛”,此人富于谋略,精明干练,当时凡是涉及奉军对日交涉一类的棘手问题,全部都由杨宇霆出面解决。

也因此,杨宇霆颇受张作霖重用,张作霖还在位的时候,杨宇霆就长期执掌总参议和兵工厂督办两个职位,这两个职位自他接掌也从无易主。

因此,东北军政人员都称呼他一声“杨督办”。

也正是在督办位子上呆的时间长了,杨宇霆越来越目中无人、独断专行和嚣张跋扈,东北兵工厂的钱财,就像是他的私人金库,从来都是他想花便花。

为此,奉天省长因为不满杨宇霆的此种行径,甚至一怒之下负气而走。

后来张学良正式接任东北三省保安厅司令后,杨宇霆也毫不收敛,或者可以说他完全没把张学良放在眼里,经常以督办的名义,向财政部门要钱,要不到,就对负责人破口大骂。

除此之外,虽然杨宇霆在张作霖生前颇受重用,但是却没有真正带过兵,这被他视作自己的人生憾事,为此,张作霖死后,杨宇霆不满足于督办一职,又提出要兼任军团长。

恰逢当时第四军团长中风,杨宇霆就又当上了军团长,想要军政大权两手都抓。

而张学良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,心中的反感和不满日积愈深,不过身怀杀父之仇未报的他,考虑到大局,一直压抑着将私人感情搁置一边,按照父亲的遗言,一切“以国家为重,好好干”。

杨宇霆

再加上,身边人不断向他重复“杨督办是大帅的左右”,张学良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对付杨宇霆。

反而是主动求和,张学良还曾对杨宇霆表示,愿意把奉天省交给杨宇霆,结果杨宇霆却十分傲慢地表示:“我可以跟你的父亲,却不能跟你共事。”显然是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。

最后,两人闹得不欢而散。

不过张学良所做努力还不仅于此,为了缓和与杨宇霆的关系,张学良还经常去杨宇霆的家里拜访,说好话。

结果杨宇霆见此状反而更加居功自傲,拿出了太上总司令的架势,直接称呼张学良为“小伙”。

于凤至、张学良

后来,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为了帮助张杨两家和好,还曾向杨宇霆的三太太递送兰谱,杨三太太也欣然应允,结果没过几天,兰谱又被退了回来。

负责将兰谱退回到帅府的小厮传话说:“杨督办认为彼此辈数不同,不能接受。”

可以说,张作霖在世时,杨宇霆总揽军政大权,就盛极一时,张作霖死后,杨宇霆不加收敛,反倒更加目中无人,自视甚高。

当时凡是新上任的县、局及以上官员,杨宇霆都会出面拉拢,邀请到自己做客,一时间,杨公馆可以说是门庭若市。

另外自张作霖死后,杨宇霆还曾几次用金钱收买军官,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张学良的眼皮子底下,又或者可以说,杨宇霆是明目张胆地小瞧张学良。

由此,两人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。

日本人挑拨离间

正值此时,日本人也开始见缝插针,趁虚而入(细看整个事件全程,都有日本人的身影)。

对于张作霖被炸死一事,再生事端,日本人开始散布谣言称,在奉天的爆炸是杨宇霆干的。

常荫槐

另外,日本人还搞了不少某某人到杨公馆密谈几小时、杨宇霆为了支持黑龙江省省长兼东北交通委员长常荫槐(此人性格和杨宇霆如出一辙,同样恃才傲物)组织的黑省保安队二万人的兵器,不惜叫兵工厂加班加点等等的情报。

这些情报最后都到了张学良的手上。

彼时,为了民族大义,自父死后,张学良一直在筹谋“东北易帜”,也就是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合作,合二为一,为国家统一做出努力。

但是杨宇霆对此坚决反对,原因其实和当时奉系内部大多老派的想法一样,那就是觉得蒋介石靠不住,再有就是不想自己辛苦打下来的地盘拱手让人,心中也根本没什么国家统一的大局观。

而这也成为了张学良和杨宇霆的根本分歧所在,而且无法调和,这件事情上,张学良更无法让步。

结果杨宇霆那边,也拿出了不让步的架势,他主持修建了一条战备公路,并交由心腹常荫槐负责运营。

当张学良提出要计划和南京方面共同使用战备公路时,杨宇霆坚决反对,甚至将运营这条公路的收入全部收入自己囊中。

张学良当时对杨宇霆和常荫槐二人十分不满,再加上日本人有关杨常二人的情报挑拨,矛盾更甚。

非杀不可的一步

再到一封加密急电摆在张学良的面前,事情开始走向了不可挽回的一步。

那份急电是蒋介石发来的,张学良从急电中得知,白崇禧正策动杨宇霆合谋反张。

为此,一直希望拉张学良做自己的北方同盟者的蒋介石在急电中,力劝张学良“先下手为强”。

张学良读此急电,深受震动,不由得联想到,前不久,正值自己酝酿东北易帜,白崇禧等各方势力曾派亲信到沈阳争取奉系,但是他们没有去找张学良,而是直接登了杨公馆的门。

后来张学良才见到了那几位代表各方势力的亲信,还大为吃惊,问说:“为何不来见我?”

结果那些人说:“我们已经见过杨督办了。”

张学良听完当下脸就拉长了,当即去质问杨宇霆,是否已经同那些人见面?

当时杨宇霆还非常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们分开做,你走你的中央路线(和蒋介石联系),我和地方派联络。”

想到这里,张学良不禁觉得一切都十分合理了,原来这些人一早就勾搭在一起了。

紧接着,没过多久,就又发生一件让张学良大受刺激的事情。

1929年1月7日,杨宇霆决定在私宅为自己的父亲过寿,他的好友劝他回到老家去办寿,但是杨宇霆根本不听。

他就是想借此次寿宴,对外展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,同时向张学良示威。

果然,到了寿宴这天,杨宇霆大摆宴席,杨公馆门前张灯结彩,车水马龙。

蒋介石、白崇禧、阎锡山以及广东、四川等地方的实力派、日本政要人物以及东北三省的达官显贵全部应邀前往。

而张学良自然也受到了邀请,虽然不满杨宇霆,但他还是去了。

当天张学良一到杨公馆,杨的副官即大喊一声:“总司令到!”

可是,整个客厅的人,只有少数人起身迎接,大多数人都是微微欠身,做了做样子,就又坐下了,继续该打牌的打牌,连聊天的聊天。

而不一会儿,宴会即将开始时,杨宇霆压轴出场,副官再大喊一声:“杨督办到!”

结果这一回,整个客厅的人全部起立,停止了手上的动作,哪还见有人打牌聊天,进到客厅后,杨宇霆就享受着众人的簇拥,同周围人一顿周旋,好一会儿,这些来宾才一一就座。

可以说,当天在老父亲寿宴上的杨宇霆,可是说是风头出尽,虽身为督办,却是领袖的架势十足。

席间,甚至有人当着张学良的面,恭维杨宇霆是“东北众望所归的人物”,杨宇霆听了干脆连反驳都不反驳了,直接得意洋洋地应下。

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见此情此景,又想到此前兰谱被拒,态度也完全转变了

当晚回到帅府,于凤至就对张学良直言:“你哪里像是东北的主人,他杨宇霆才是东北真正的主人呢!”

张学良闻言,坐于书桌前,面无表情地从布兜里掏出一枚银元。

于凤至被白天的宴席气得不轻,给自己倒了茶水,大口喝着,看张学良此举,疑惑问道:“你是要做什么?”

“我就仍三次,要有反面,那就先算了,要是三次正面,那就杀了。”

说完,张学良就将银元抛于空中,连抛两次,全部正面。

随着第三次抛出的银元,落于桌面,张学良心中也有了答案,银元还是正面,看来是非杀不可。

1929年1月10日,寿宴后第三天,杨宇霆和常荫槐一起去见张学良,要张学良批转成立东北铁路署办公属。

“现在已经到晚饭时间了,等我用过晚饭后再做决定吧!”张学良借口晚饭,以做推脱,说罢又道:“二位要不也留下来一起用晚餐。”

“不用,我回去用饭,饭后再来。”杨宇霆不知道张学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直接开口道。

常荫槐自然是跟着杨宇霆共同进退,也表示饭后再来。

二人说罢,转身离开,全然不知,身后的张学良,眼神已经再不复刚刚借口晚饭打哈哈时的模样。

这边,二人一走,张学良就急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入帅府,直接交代:“杨常二人欺我太甚,现在,二人正回去用晚饭,少刻就来,我给你们命令,立刻将此二人处死,你率卫士执行就好。”

高纪毅听到这里,又问:“在哪执行?”

张学良道:“就在老虎厅会客厅。”

于是,少刻后,杨常二人吃饱饭,果然来了,二人刚一就座,高纪毅就率6名卫士破门而入。

杨常二人就这样,被枪杀于老虎厅。

随后,张学良一面电告蒋介石,处死杨常二人的原因和经过,一面张贴判决书,道明杨常二人被杀的罪名是“妨害统一,阻挠新政”。

后来,于凤至谈及杨常二人之死,曾说:“这个事儿是逼出来的。”

而在这件事情上,张学良内心也十分内疚痛苦,还曾派人分别给杨常两家送去一万元慰问费。

杨常二人死后,张学良在东北的威望大大提高,再无掣肘,人心统一,东北大局也自张作霖死后始定。

虽然很多人都对张学良当年的杀伐果断表示赞扬,言他“不动声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铲除杨常”,“少帅”至此“立威”。

但是也有不少人为张学良感到惋惜,认为杀死杨常二人,是张学良自毁长城的第一步,乃至最后留给了自己以及东北那样的结局。

不过,历史终究是不容假设的,任何一种选择都无法跳脱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看。

后来,张学良再谈杨常一事,也说:“这是凄惨的遗憾的事的结束。”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beta365注册即送28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